2025年8月22日下午,“医疗器械领域成果转化——高通量SPR生物分子互作前沿研究与技术突破”研讨会于福田区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二期A座5楼的点线世界路演大厅圆满举行。此次活动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指导,深圳市深圳大学概念验证中心携手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联合主办,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深港)、深圳市华雅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以及深圳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联盟共同协办,并得到了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点线世界综合服务平台的鼎力支持,会议邀请了学术界权威专家、医疗器械龙头企业、知识产权审查机构及成果转化平台代表,围绕SPR技术的前沿研究、产业化应用及专利布局展开深度研讨。
领导致辞
活动伊始,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深港)分中心刘经龙主任对活动致辞。
揭牌仪式
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深港)揭牌仪式
主题分享
深圳大学概念验证中心主任魏兴华带来“破壁医疗器械转化: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跃迁” ——深圳大学概念验证中心的模式与实践,深入剖析了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的重重挑战,强调医工结合、产学研协同及资本助力的重要性,分享诸多成功案例,为加速医疗器械成果转化、打破市场壁垒提供了宝贵思路。
深圳大学教授、博导,山东深大光学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邵永红带来“分子视界——高通量SPR生物分子互作仪”的主题分享,深入了解到该仪器能实时、精准且高通量地检测分子结合过程。其基于 SPR 技术,可对各类生物分子互作进行无标记分析,为药物研发、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提供关键支撑,助力科研突破。
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医学实验技术中心高级运维工程师孙孟思博士带来“SPR技术在药物筛选与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探索”的主题分享,讲解了 SPR 技术原理。它凭借实时、无标记监测生物分子互作的特性,在药物筛选中可快速锁定先导化合物,在研究作用机制时能提供动力学等关键数据,为药物研发进程注入强劲助力。
迈瑞医疗知识产权经理石月带来“医疗器械领域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管理”的主题分享,聚焦专利布局、侵权风险排查等关键环节。专家解析了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的知识产权风险点,强调通过预警机制、合规管理及布局策略规避纠纷,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了实用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高级知识产权师、广州中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战略运营部负责人马立楠老师带来“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利审查要点与布局建议”,明确了专利审查要点。审查着重技术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像新器械需与现有技术有实质差异。布局上,建议围绕核心技术,从多维度构建专利组合,结合目标市场进行差异化布局,提升专利价值与竞争力。
本次活动,专家分享了 SPR 前沿研究,剖析技术在药物筛选、分子诊断的应用,展示从实验室迈向市场的成果转化实例。专利审查员解读专利布局,助力技术成果产权保护,共促高通量 SPR 技术落地应用。